
2.2.财务真实性存疑本轮违约的民企更多暴露其自身内部风险,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企业信息披露不规范,甚至存在财务造假嫌疑。民企内外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,债市投资者主要通过信评报告、募集说明书、财务报告等公开途径获取相关信息并评估企业信用资质,若企业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得不到保障,将误导投资者做出错误判断,使市场公信力下降。今年爆出的财务造假民企,模式主要分为两类:
[8] Earnshaw V A, Bogart L M, Klompas M, et al。 Medical mistrust in the context of Ebola: Implications for intended care-seeking and quarantine policy support in the United States[J]。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, 2019, 24(2): 219-228。
这一轮民企信用风险至少给我们三点启发:1.1.对于识别民企风险,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这一轮民企违约潮当中,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关联交易、高存高贷、实际控制人风险、财务造假等等,仅仅通过财务分析,很难得出公司问题到底在哪的精准答案,但从直觉上来说,这些现象出现之后大概率还是反应了企业的一些问题。投资者在分析企业经营和现金流情况时,要依托于财务信息,但绝不能迷信于财务信息,应时刻关注报表中的反常之处,并根据报表外的蛛丝马迹来推断。
[10] van Prooijen J W, Van Vugt M。 Conspiracy theories: Evolved functions and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[J]。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, 2018, 13(6): 770-788。
《电鳗快报》注意到,该基金在今年以来股票仓位一直保持在94%之上,且该基金净值规模也持续增长,尤其是在近两个季度,净值规模更是出现了突飞猛进。数据显示,去年年底,该基金的股票占净值比为94.71%,今年一季度及二季度这一比例分别为94.48%、94.59%;在规模方面,该基金去年年底的净值为0.15亿元,今年一季度及二季度净值规模分别为0.47亿元、0.55亿元。
此次医保目录调整之后,最直接的好处是患者得到实惠。部分价格昂贵的药品,经大幅降价之后进入医保,不仅用“零头价”就能买到,而且医保再报销很大一部分,患者获得了双重利好,个人负担将显著下降,有效纾解民生痛点。尤其是癌症、罕见病等重大疾病患者,将会因为这次调整,由过去的“望价兴叹”,变成可以轻松获得这些药品。而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,国内患者最有资格享受“全球最低价”。